改革制度,破除束縛
一是政府部門應主動服務和創新治理。
我國的停車難,重點在城市中心的老舊住宅小區。由于制度法規滯后、建設用地奇缺、投資缺少,使停車問題成為難中之難。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在深化行政改革、轉變職能、主動服務、簡化審批手續上下功夫。建議在產權清晰的有土地證小區內補建停車設施和在小區周邊建設201個泊位以下的停車設施時,只要保證結構和消防安全的要求,可以采用備案制。對在小區周邊建設201個以上泊位的停車場,采用建設和規劃部門聯席會議紀要形式審定。對產權不夠清晰或缺少土地證以及歷史原因無法提供足夠資料的申報項目,政府部門應主動協助申報者補充有關資料,并對其補辦一定的手續后,再批準建設。在老舊小區補建停車位,可由原來的開發商、現在的物業管理公司、居民自管單位、甚至街道居委會等機構或投資者提出申辦,實行誰投資誰收益。
二是確定有關空間權屬。
《物權法》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別設立?!闭块T應為老舊小區補建的停車位發放空中和地下空間使用權證(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小區或區外地塊應補交費用)。建議對已交土地出讓金的小區或小區周邊地塊建設的停車設施,應限期一個月內辦理每個車位的產權證;在無償撥地或缺乏土地證的老舊小區內外建設的停車泊位以及機械式立體停車位,限期一個月內發放使用權證。
三是解決人為障礙問題。
在老舊小區補建停車位,如果一定要征求2/3以上業主的同意,建議用書面登記寫清幾條:如果不按時交回登記表,作自動棄權處理;反對補建停車場的業主,不作經濟補償;得到供給停車位的業主,如果自己不用時可以交回管理處,并得到一定的補償;對積極支持補建停車位者,適當優先供給泊位或挑選泊位權利。
市場運作,創造供給
一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
政府部門應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停車設施建設,并給足規劃、土地、建設、稅收等方面的優惠。還需要對現有停車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培養市民良好的文明停車習慣,不斷提高老舊小區管委會或物管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時,調動不同的社會主體參與,實行政府部門、物管公司、住戶三結合破解停車難。
二是調控需求,有度供給。
建議對城市中心老舊小區車主,一方面適度增加停車位的供給、引導綠色出行,另一方面又要抑制汽車的增量,鼓勵城中部分車主外遷??梢钥紤]先在某些城市實行憑泊位發放行車證,即在辦理行車新證和年審時要出具購買泊位或長租若干年以上泊位的證明,并要求需離住所在500米以內,以此控制城市中心區汽車數量,緩解停車難。
三是解決建設資源,創造供給。
建議允許企業甚至個人,自主成立基金和發行停車設施企業債券融資。鼓勵進行股權抵押、融資租賃,對預期收益合同進行抵押貸款或者采用互聯網眾籌等模式進行融資。允許帶資和集資建設及預租、預售;允許利用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專利權、商標等)抵押貸款,并允許對泊位產權或使用權進行抵押。培育民資借貸市場和與人防等部門合作以及鼓勵開發等其他融資方式。
建議開放停車位購買權。國家應該從優惠稅費等方面鼓勵小區的住戶購買或長租停車位。停車位開始租售一個月以后,投資者可以開放購買權。長租或購買了停車位的業主,除了自用時間外可委托管理單位出租,也可以自行出租或轉讓,但是,要支付一定的勞務費以及維修保養費。
創新驅動,補建停車設施
盤活現有資源。對小區內部或周圍的空地,應盡量用作停車;對小區周邊的馬路、內街,如有條件盡可能安排夜間停車、早上7點清場,以緩解小區停車難。發掘潛力,增加泊位。適當拓寬小區內道路,改為單邊停車、單向行車;降低路邊石高度,斜向停車或者把泊位的長度適當縮短,可以增加一定數量的泊位。如果小區內有地下停車場,可以重新通過科學地劃定,增加停車位;如果地下停車場的層高足夠,可以考慮改為立體停車;如果有地面的平面停車場,可以改建為立體停車設施,還可以將邊角綠地改建為透綠或立體綠化的停車位,還可以利用每座樓房的空隙綠地與空地,建設中小型的深坑式立體停車庫或者是疊加式立體停車庫;也可以充分利用小區較大的綠地,建設大中型停車場。
二是加強管理,緩解停車難。
由社區定期召集該小區的樓道長會議,讓每位樓道長當起義務文明勸導員,依靠他們的有序引導,解決小區停車難題。此外,小區也應該針對外來車輛,設置臨時停車區,在不妨礙車輛、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允許外來車輛在一定時段內臨時停放;可以派出專人引導業主規范停車,并參考運用交通協管員的辦法來治理小區內違章停車。建議政府部門參考國際經驗,嚴厲處罰違章停車,輕則罰款、重則取消其駕駛執照甚至沒收車輛,以此緩解停車位不足的矛盾。此外,還可以聯系小區周邊的企事業單位、學校,向小區有車居民適當收費開放錯時停車,資源共享。
三是創新驅動,補建停車設施。
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應該納入舊城改造計劃,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如果有建設用地,可以考慮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如果沒有建設用地,可以在老舊小區合適的道路和綠地,建設地上的創新型空中立體停車樓或地下的復合式立體停車庫。如果確實無法可想,則可以建設井式立體停車庫,甚至深巖層立體停車庫,終有辦法補建泊位,加快解決停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