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監控的42個城市中,購物中心停車場車位數量達到58.6萬個,停車場建筑面積為2280萬平方米,幾乎為總商業建筑面積的30%。
購物中心停車場根據其結構特征分類,可分為地下停車場、地面停車場、樓層停車場和屋頂停車場;目前84% 的購物中心為地下停車場。樓層停車場是新興的停車場類型,停車場可以與購物中心各樓層直接接駁,增加每層客流的到達率,有效提升高區的租金水平;一般樓層數較高的購物中心會采用這種停車場類型,如:
受購物消費時間特性影響,購物中心車位使用時段差別明顯,車位使用高峰期集中在周五晚上、雙休日和節假日;此外,同日時段中,用餐時段是車位使用的高峰,每車停放時間也會相應增加。
一個設計合理、泊位充足、擁有良好管理的停車場能為購物中心帶來更多的人流及商機。針對以上特點,購物中心推出了相應的運營策略:
一、針對時段差別利用價格杠桿如采取錯時停車、分時收費、縮短起步時長等方式調節車流量,以提高車位周轉率。例如,現在很多商場在工作日16:00 前累積消費滿300 元可免費停車1 小時,16:00 后消費則無此優惠;
二、在節假日購物高峰期,不少購物中心或提高消費額度,或縮短停車時間限制,加速停車場的周轉率,緩解停車壓力。
為了在固定空間中增加更多的停車位,不少購物中心已增設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上海萬達綜合體項目在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后,車位數量大幅增加。
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包括出入口管理、車位引導、停車定位及反向尋車、車牌自動識別、自助繳費等子系統。同時需采用中央收費模式、遠距離讀卡技術等來實現智能化管理的功能。目前國內智能停車場的發展呈良好上升趨勢,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的購物中心均出現了設備完善的智能停車場,未來智能停車場作為購物中心智能化的一部分,將會越來越普及。
購物中心智能化停車場將成大趨勢。